观张国勇与上海民族乐团 首次合作演出之音乐会 2月3日晚七点半,乐团2018农历春节前的国内收官“贺岁”演出邀请国内最杰出指挥家之一张国勇教授联袂呈现,这也是这位地道的“海派”指挥家与乐团的首次合作,颇为引人注目。 特邀指挥 张国勇
上海民族乐团自建团伊始就继承了江南丝竹、广东音乐等传统音乐的文化气质,犹以精致考究的声部音色及极具个人魅力的独奏艺术见长。半个多世纪以来,无论主流民族管弦乐团的乐队编制还是乐器形制如何变化,上海民族乐团总是作为最具特色的艺术家群体活跃在舞台上,本场音乐会也对此深有体现。
竹笛演奏家金锴演奏的协奏曲《飞歌》已成为近年来上海民族乐团的代表性曲目。快板中常见富有冲击力的节奏律动是作曲家唐建平大型民乐作品的特点之一,此作品亦然,张国勇教授在序奏以及行板的处理中除却了繁冗的铺张,使得整部作品更显立体集中,金锴的音色一如既往地醇厚隽永,曲奏相托。另一位乐团的年轻演奏家李霖所演奏的柳琴与乐队《青铜乐舞》 中,弹拨乐器所特有的“歌腔”意蕴和弦索挑逗之趣味在其细腻的处理下亦清丽非常。 竹笛与乐队《飞歌》 竹笛演奏:金锴
柳琴与乐队《青铜乐舞》 柳琴演奏:李霖
一部管弦乐作品呈现的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作品本身的质量与演奏家的水准,指挥作为理解与诠释作品的“大脑”,同样居于主导地位。张国勇教授作为一位杰出的交响乐指挥家,同样与海内外诸多优秀的民族乐团曾有过出色合作,本场音乐会的呈现堪称经典,他对于作品独到而细致入微的诠释令人印象深刻。大提琴与民族管弦乐《牧歌》的主奏乐器与乐队的声响平衡调配得恰到好处;特别是在开场赵季平的《古槐寻根》中,气息悠长、百转千回的弦乐声部在他的棒下更加令人着迷,中段吹打声部弹性十足,如散发着泥土味儿的精灵轻盈舞蹈…… 大提琴与乐队《牧歌》 大提琴演奏:陈小龙(特邀)
中国的民族管弦乐艺术自脱胎于民间融入都市娱乐与音乐厅文化语境之时,就肩负着凝聚民族文化精神的使命。震耳的音量和大喜大悲的表情刻画已成为部分大众对民乐合奏艺术的固化印象,一些当代民乐作品和指挥家对于作品的处理似乎也以此迎合着如此的审美偏好。下半场两部民族管弦乐作品《太阳颂》和《龙跃东方》,同样具有强烈的刻画民族图腾符号的艺术目的,其打击乐声部的使用亦较多,在这样的作品中,对于声部清晰度的把握以及强弱的合理控制则是对于指挥家极大的挑战,张国勇教授的诠释是教科书级的:在《龙跃东方》中,欢腾的呈示部过后,剔透的编钟和键盘打击乐与弹拨乐的款款呼应令人感动,中段排鼓等声部与乐队模拟打击乐音型对抗的齐整喧嚣则令人血脉喷张…… 虽音乐会冠以“贺岁”之名,然而张国勇教授与上海民族乐团艺术家们本场奉献的曲目可谓毫不套路、诚意满满。演出结束后,全场起立的观众爆发出热烈的掌声与欢呼,愈显大师级指挥家与上海民族乐团合璧所产生的化学反应之美妙!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场音乐会之后,乐团不日将奔赴欧洲,与另一位上海杰出的交响乐指挥家汤沐海共同巡演,在海外奏响一经首演就广受好评的《海上生民乐》,本场令人惊喜的“贺岁”有理由使人期待,乐团艺术家们必将为上海这座国际化大都市向世界亮出充满自信的文化名片!
火树银花,万家团圆;管弦笙歌,美景良宵。这一道年味十足的元宵音乐盛宴,糅合浓厚的民族传统文化与欢快鲜活的民族乐音,与大家一同祈盼新一年的万事如意。它也为2017-2018音乐演出季徐徐降下帷幕,并开启新一年精彩纷呈的华丽乐章。
演出:上海民族乐团 指挥:王甫建
2018 / 3 / 2 19:30 凯迪拉克·上海音乐厅
订票电话:62835288、400-8918182 |